国产数控系统不甘心于人后,究竟如何寻找出路?
要找到出路,寻求国产数控系统的发展之路,面对中国机床企业多、产品多,数控系统却集中于低端制造或者单一组装,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,需要有针对性的想出解决方案。
劣势:
国外高档数控系统,在高速和高精度表现上,以及在五轴加工和智能化方面比国内产品表现都好,而且其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国内产品的4倍。 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、软硬配件、高速高精算法都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改善。除了数控系统水平的差距,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薄弱也限制了国产机床的高度。在一些机床展会上,也能看到应用法那科或西门子数控系统的国产高端机床,与国外装配同样“大脑”的机床相比,转速只有国外的三分之一,误差范围是国外的5倍。高性能数控系统、电主轴、纳米精度光栅等功能部件及整机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,是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最关键的因素。数控系统相当于数控机床的大脑,在整个机器的价值中占到五分之一。它的作用,是将用户设定的加工目标,换算成具体的加工步骤,指挥机床。
优势:
目前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性价比高,而国外系统不能及时维修、维修费用高,性价比低。国内外普及型数控系统在技术性能上差别不大,都可以实现4联动控制及各种曲线插补功能,国产系统开放性好,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功能,便于进行二次开发,与国外系统差距主要在硬件的稳定性、可靠性,以及配套驱动和电机的性能。国内高档数控系统均实现了多轴多过程控制,主要采用了以工业PC机为硬件平台,DOS、Windows及其丰富的支持软件为软件平台的技术路线,性能价格比高,产品开发周期短,系统维护方便, 更新换代快等许多优点。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高速、高精、多通道等软件的功能上,以及配套的电主轴、直线电机、力矩电机等功能部件。国外数控系统发展较早, 技术队伍很强大,软件功能很完善,一直占据国内的高中档市场。国产数控系统近几年升级换代很快,在高端市场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,但只占据小部分特殊的行业市场,没有得到大部分客户的认同。
解决思路:
目前数控系统发展趋势为高速、高精加工技术、5轴联动、柔性复合加工技术、智能化、开放化和网络化加工技术。国产数控系统更快更好的发展,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:
及时建立新技术标准,使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,组织开展数控系统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数控系统标准研究和制订。国家加大研发投入,加强数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,支持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加速占领市场。与高等院校联合,加大在高档数控系统、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的核心关键基础技术方面研究,高速、高精轨迹插补控制技术的研究。与机床生产企业联合,及时解决机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,从买卖关系变成战略合作关系,相辅相成共同发展。与电主轴、电动机和光栅尺等企业联合,研究高速、高刚度、超精密机床主轴及其驱动技术,大推力直线电动机、力矩电动机及其驱动技术。与职业院校联合,为数控机床的生产和使用,大量培训操作使用、工艺编程和维护维修人员。为用户提供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,建立用户对国产数控系统的信心。
科技创新能力不强,是制约我国数控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。因此,确立科技创新战略,依靠科技创新建立我国独立、先进的技术体系,是我国数控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。
组织力量,使数控系统的硬件(如CPU)及操作系统(现在大都采用Windows、Linux或其组合)及重要的应用软件国产化,这是核心技术,不能受制于人。
各类工具磨床也是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大有可为的领域。
目前,相对于加工中心、数控车床等数控系统的传统阵地,磨床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,例如,曲轴磨床、凸轮磨床、磨齿机床等。
其中,曲轴磨床对伺服性能有较高要求,而且尽量选用大惯量伺服电机,从而保证磨削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,提高磨削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,这一点,国产中高档系统并不难实现。对于磨齿机床,由于数控系统和机械功能部件的配置都很高,目前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,整机价位都比较高。
而事实上,国内采用磨齿机床加工的产品,其精度要求也不尽相同。实践证明,伺服电机配置17位分辨率(131072脉冲/转)编码器,就可以满足大部分零件对旋转轴分度的精度要求,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完全可以做到。
同时,目前国内磨床改造的市场潜力巨大,很多传统的磨床,包括仿形磨床、磨齿机床等,因其效率较低,都面临数控化改造的选择。而且,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总结,传统磨床经过数控化改造以后,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都大幅度提高,称之为绿色产业也不为过。
因此,重视好传统磨床的改造行业,再逐步进入磨床制造领域,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,对于国内数控系统厂商来说,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和选择。
所以,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要想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有所突破,除了要独善其身,还要独辟蹊径,既要在正面市场毫不退让,还要在侧面市场有所作为,这样,才能逐步提升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的产品形象,提高市场占有率。